4月11日下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人文社科“精进讲坛”,为师生作题为《漫长的革命:西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的学术讲座。文学院副院长陈树萍教授主持讲座。
朱国华教授由“为何学习西方理论”发问,通过回顾陈寅恪对中国学术未来的宏观预判以及关于西学(尤指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在中国本土所延发的成绩找到问题,并着重从民族文化无意识、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政治转向以及前辈大师接受西学的历史经验这三个维度对西学中国化产生拒阻影响的一系列因素进行批判性分析。同时朱国华教授基于技术发展与时代契机,对未来中国学术原创的可能性进行谨慎而乐观的展望,吁求知识界继续奉行鲁迅所提倡的“拿来主义”。
最后朱国华教授回归“为何学习西方理论”的问题,强调真正的学术原创有赖于对伟大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应摆脱各种抱残守缺的心态,超越各种民族虚荣心和文化自卑(包括以自大形式表现出的自卑),批判性反思我们人文学科的不足,以鲁迅斩钉截铁的呼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回应西学,并以西学激活中学,回应当代语境,灌注其生命力。
在交流互动环节,师生结合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以及讲座收获,向朱国华教授积极提问,朱国华教授一一予以详细指导及诚恳回应。
文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戴天成 文/图)
专家介绍:
朱国华,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华东师大中文系及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018-2022)并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21)、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2016-2020)。现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Neohelicon》《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等国内外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论文论著曾多次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著有《乌合的思想》《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权力的文化逻辑 布迪厄的社会诗学》《天花乱坠》以及《漫长的革命 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等,亦有随笔集《兄弟在美国的日子》行世。主编《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