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4年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年度大会在我校召开。来自省内外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通,围绕“数智时代的脉动:江苏新闻传播发展的新篇章与新使命”这一主题,探讨新闻传播发展的前景与使命。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在开幕式上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主持开幕式。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周跃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等出席开幕式。
杨宇民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事业发展和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新闻传播作为近现代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的重新解读,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上都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前沿动态,还可以进一步碰撞火花、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校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
张新科代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学会快速发展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发展维度对新闻传播学学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他表示,没有一个学科实现的路径、方法像新闻传播学科那样生动、鲜活、多样,没有一个学科呈现的内容、展示的方式、实现的价值像新闻传播学科那样多变、多彩。他指出,数智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构建话语体系、树好中国形象,任重道远。他希望新闻传播学学会与省内其他学会强化交流、互动合作,学习“他山之石”,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
张红军代表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理事会向关心支持学会发展的领导表示感谢,向南通大学的周到安排和辛勤付出表示敬意,并介绍了学会工作开展和理事会成员调整等情况。他指出,数智技术已深度嵌入文化传播领域的底层结构,有力推动着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的深层变革。江苏作为文化和传播大省,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创新数智传播手段,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和传播精准度,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智能化传播新模式;二是大力培育数智传播人才,构建适应数据时代的传播人才体系,增强江苏传播事业的专业竞争力;三是扩大国际传播影响,打造面向国际的传播平台,引领新时代江苏新闻传播数智化升级。
开幕式上,张红军与张毓强分别代表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向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和我校赠书,张红军、陶锋代表受赠单位分别接受捐赠。
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中,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以《生成式AI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新生态》为题,剖析了未来传播逻辑嬗变与传播模式重构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推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数据作为基础设施》为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对于新闻数智化传播的重要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周葆华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业:实践、理论与问题》为题,解读了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冲击与影响。张毓强以《国际传播重心的下移与地方性的再兴起》为题,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逻辑与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重构的可能性。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陈龙以《技术迭代背景下的传播本质及其对新闻业的启示》为题,分享了数字技术推动媒介实践转型的多重逻辑及对媒介制度实践的思考。周跃敏以《没有新闻的新闻没有竞争力——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观察》为题,解读了中国新闻奖评选的要领并交流了参与评审的心得体会。我校文学院院长顾金春教授主持主题演讲。
大会还策划了“中国新闻奖专题”和“县级融媒体专题”2场实践指向的论坛及6场平行论坛。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方晖、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杨丁淼、新华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朱威、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部副主任刘佳等业界嘉宾,在“中国新闻奖专题”论坛分享经验与体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位嘉宾在平行论坛作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和我校联合主办,我校党委宣传部、文学院共同承办。江苏省新闻传播学会监事、副会长、会员及新闻工作者,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文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余小乔/文 范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