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朱万曙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张国星教授作客文学院,联袂为我院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坚守与创新》。周建忠教授主持讲座。
朱万曙教授首先从精神状态与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对“坚守”二字做了精彩的阐述。在第一层面中他指出,和社会科学相比,文学属于清贫之道,无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者的态度、志趣便成为坚守的重要因素。在第二层面中,朱教授告诫在座师生要注意前期资料的充分积累,同时要谨慎选好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不可轻易改变个人科研课题,要坚定学术方向以完成有价值的学术坚守。创新方面,朱教授强调,研究者需要时刻关注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并以各类资料方式进行补充,不断突破在以往思维模式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努力通过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新理论。
张国星教授围绕地域文学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看法。他强调,“单纯按时间写文学史,不啻为一部残史!”中国文学史历来多从时间这一维角度对文学进行研究,但文学其实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文化根性一定会反映到作家的作品中,影响到其关照生活的美学态度,进而影响到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因此,倘若对文学史进行空间上的探究,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创见。
两位教授一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阐述与把握、一从微观的层面举出不同专业的具体的实例,相互补充、生发,开阔了学生的理论视野与学术思路。他们风趣幽默的谈吐与活泼生动的讲解赢得了台下听众的阵阵掌声。讲座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