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记者徐爱民莅临文学院谈“如何做好新闻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1-07浏览次数:574

  11月6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原华东分社南通记者站站长主任徐爱民女士莅临文学院,开设了“如何做好新闻人”的专题讲座。文学院副院长丁富生担任主持,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及中文文秘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徐爱民书记先简要地介绍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的经历与成绩。紧接着,她从三个层次,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了自己对于“如何做好新闻人”的观点。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谓徐书记在成为一名新闻写作工作者之前的经历。英语专业的徐书记,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了及英语教学工作。在大学及教师生涯中,在各大刊物,发表了多类文章。在经历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后,徐书记毅然转行,克服诸多困难后,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及对新闻的执着,开始了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谓她在成为普通通讯员之后,没有专业知识的徐书记,靠着自己长久的坚持,不断追求更高的职业层次,提高自己的写作、采访技能。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首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徐书记只说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勤奋”二字。“南通莫文隋”、“江海支援者”等一篇篇著名新闻稿的诞生,均来自徐书记的勤奋与执着。

    最后,徐书记又简要地向在场学生介绍了南通新闻的大环境,以及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整场讲座,徐书记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了学生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称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脚底板下出新闻”、“做好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好的政治基础”、“最高站到天安门,最低下到最基层”等一句句经典的言论,不时引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徐书记引用自己多年所经历的新闻事件,具体地展现了什么才叫好的新闻工作者。

    整场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完满结束。(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