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文献》杂志常务副主编张廷银老师为我院研究生为开设了"文献研究选题及写作的若干问题"学术报告。部分老师与会听取了报告。
张廷银老师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长期从事杂志编辑的工作经验,他介绍了近年来文献研究选题的新动态以及写作投稿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传统文献研究题目应及时使用先进方法。张老师以版本研究为例,过去研究版本强调鉴定、比较、描述,但现在做版本不能局限于描述,而首先要写出各个版本之间的不同,还要说明造成不同的原因。其次,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平时所看的经典作品。版本研究是从版本入手对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需要理论的分析和大量的积累,对流传于民间、域外的资料都要搜罗分析。张老师还介绍如要撰写校勘文章,需在校勘后从校勘学角度提出某些规律。随着电子文献的出现,辑佚、人物生平考订、诗文系年等也不同于过去,研究需谨慎。由于缺乏资料,现在的学术发展很缓慢,同学们可以从日记、书信、题跋批注、地方性民间性文献和域外汉学寻找资料。
关于写作投稿,张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四点心得:第一,投稿前研究刊物的风格和宗旨;第二,不要在同一时期给刊物寄发不同题目的文章;第三,寄稿要认真,切勿一稿多投,一稿多用;第四,明确第一次和其后投稿的态度区别,刊物会扶植年轻有才华的初次投稿者。
现场同学与张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报告由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张祝平主持,张祝平教授以“入其三昧、颇中肯綮”八个字高度概括并评价此次讲座,衷心感谢张廷银先生的倾囊讲授。他表示,我院向来非常重视文献研究,为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也注重考察学生们的文献基础。文献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新问题,解决老问题,提高创新水平。(徐芙蓉、束晨晨报道)
附:张廷银,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中心研究员,《文献》杂志常务副主编兼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多部著作,在《文学遗产》、《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